李福明 作品

掇只海棠

 纯银 容量:约180毫升 克重:约160克

“掇只”源于紫砂壶中一种壶型。掇只器型由来:《宜兴县志》中把一把千金之壶是一件被称为“掇只”,在宜兴当地土话中,一种装调料、糖果的容器被称为“掇子”,因为“子”是入声,现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入”声发音,逐渐误传为“掇只”。

银器锻造技艺非遗传人李福明,把银器与中国传统紫砂造型审美韵味融汇合一。

此壶錾刻海棠技艺精湛,老红木把防烫,壶身光面,壶钮碧玉,造型方寸间见恢弘。

宜兴当地人称“掇只”为“得子”,在宜兴土话里“掇只”就是“罐子”。当初的制壶艺人,不过是仿照日用的小罐制成壶身再装置上流与把。“一个紫砂茶水罐子”,极有生活,极有情趣,极有意味。

另一说:《宜兴县志》中记载了一把壶“一壶千金,几不可得”。它是一件被称为“掇只”的紫砂壶,“掇只”是紫砂壶造型中特有的一种壶型,造型像是把许多球状和半球状堆积到一起,由于掇在汉语里有连缀堆叠的意思,因此,这种造型的壶被称为掇只壶。

“掇只”壶由来:

清道光年间的邵大亨创制了“掇只”壶。

邵大亨,江苏宜兴蜀山上袁村人,年少成名。约生于乾隆晚期,殁于道光末年。性格孤傲,清介耿直,坚贞不屈,制壶以浑朴取胜,气韵温雅。在清代,他的作品已被嗜壶者视为珍宝,“一壶千金,几不可得”。清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说:“有邑令欲得之(大亨壶),购选泥色招入署,啖以重利,留之经旬,大亨故作劣者以应,令怒而杖之,亦不吽暴也。”

顾景舟在《宜兴紫砂壶艺概要》中云:“经我数十年的揣摹,觉得他(邵大亨)的各式传器,堪称集砂艺大成,刷—代纤巧糜繁之风。从他选泥的精练,造型上审美之奥邃,创作形式上的完美,技艺的高超,博得一时传颂,盛誉之高,大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慨。”

银器锻制技艺非遗传承人李福明       了解更多
大雅堂主赵清涛与李福明探讨金银器设计及锻造
购买咨询
关注大雅堂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