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鄒鴻
黄花梨非遺傅承人 國家一級技師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海南省工藝美術大師
中國輕工珠寶首飾中心專家
高級工藝美術師
國家一級/高級技師
海南省工藝美術大師
海南省南海工匠
海南省拔尖人才
海南省工藝美術家協會 執行會長
海南省黄花梨學會 執行會長

黄花梨交椅

黄花梨交椅

邹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邹鸿,男,中共党员,1976年出生于四川雕刻工艺世家,受祖辈父辈影响从小就喜欢拿着锯刨做自己的小玩具,后又在家族画廊中长期受到古典书画艺术的熏陶,有着独特的中式美学审美。主要从事海南黄花梨明式家具艺术创作。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专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海南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头人,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海南省南海工匠,海南省拔尖人才,黄花梨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海南省技术能手,邹鸿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头人,海南省黄花梨学会执行会长,CMA国检海南黄花梨检验检测中心首席鉴定师。
主要成就
论文《黄花梨雕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数字X光照相技术在木雕造像上的应用》等发表7篇,专利软著《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文化传播平台 》几案(海南黄花梨夹头榫翘头案)花几(宋式)等10项,作品《砚屏》《捧盒》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等6项。
从艺经历
邹鸿,1976年出生于四川省。2001年起一直从事海南黄花梨艺术创作,创立海南黄花梨品牌“柴艺坊”。2001年海南第一个创新实现黄花梨串珠手工标准化制作;2003年率先开设海南黄花梨专卖店;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展出海南黄花梨艺术作品及雕刻技艺;2014年开设海南黄花梨;2020年主持的工美项目获海南省自由贸易港首批“双百”人才团队基地。
主要成果
2010年05月,作品《海南黄花梨天外来福》荣获上海世博会——特别金奖(国家级官方奖项);
2015年03月,作品《海南黄花梨螭龙纹交椅》获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国家级行业奖项);
2021年09月,作品《不二法门》荣获“百家争铭、天涯匠心——海南工艺美术家作品展”——金奖 (省级行业奖项);
2022年12月,在海南省行业技能大赛工艺美术专业荣获“金奖”并被授予“海南省技术能手”(省级行业奖项);
2023年03月,在2023年第一届海南省工艺美术“争鸣奖”评选中作品《不忘初心·百年伟业》荣获“金奖”(省级行业奖项);
2021年10月,作品《笑樱壶》荣获海南省黄花梨学会承办的(一级木雕师)考核作品展“金奖”(省级行业奖项);
2010年05月,作品《海南黄花梨九龙挂屏》荣获第六届深圳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国家级官方奖项);
2016年05月,作品《海南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荣获深圳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国家级官方奖项);
2018年05月,作品《海南黄花梨直棂架格》获深圳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国家级官方奖项);
2019年05月,作品《海南黄花梨明式镜台》获深圳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国家级官方奖项);
2017年05月,作品《海南黄花梨四面平琴桌》荣获深圳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铜奖(国家级官方奖项);
2023年06月,作品《海南黄花梨雕龙纹靠背圈椅》荣获第十九届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铜奖”(国家级行业奖项);
2024年09月,作品《海南黄花梨圆角柜》荣获2024第二届海南省工艺美术“争鸣奖”金奖(省级行业奖项);
2024年09月,作品《海南黄花梨圆角柜》荣获2024海南省工艺美术行业职工创新成果奖(省级行业奖项)。

尺寸69×58×108 cm. (27 1/8×22 7/8×42 1/2 in.)
交椅黄花梨制,红润有泽,纹理美观。扶手以锲钉榫五接,两端出头回转收尾,上方拍平。靠背板出榫纳入扶手下方和椅盘后大边,两侧安角牙,上部如意形开光内浮雕螭龙纹,中部长方形开光内透雕麒麟纹,下部为亮脚。三弯形的支撑构件上支以竹节纹立柱,铜件与黄花梨的色泽形成对比。椅面软屉,边抹立面浮雕相向的螭龙纹。下方踏床上镶嵌方胜纹和云纹包角,下方刓出壸门曲线。

70×64×101 cm. (27 1/2×25 1/4×101 in.)
圈椅成对,黄花梨满彻,尺寸颇大,用料粗壮,造型硬朗,气势非凡。椅圈粗硕,五接式,扶手处外翻,宛如曲铁,内蕴力量。靠背板“C”形后弯,较阔绰,裁切后黄花梨山峦纹自然显现,其上窄下宽有侧脚收分,上方收窄处以余料搜挖成带弧尖的挂牙。中上部陷地为如意寿字纹。“S”形联帮棍,曲线袅绕,如水草随波。鹅脖亦三弯,有小角牙抵在扶手下方。座面软屉,边框冰盘沿,下翻碗口线。腿足外圆内方,粗硕而挓度明显,使得整体甚具气势。腿足间安雕饰如意云纹花牙,后侧装刀牙板。腿足下方装步步高赶枨,除后侧外,三面下方皆附罗锅枨。观此圈椅,不由感叹古人的智慧,以榫卯与木料接合,坚密稳固,美观耐用。且成对保存,殊为难得.
明式家具多藤屉,造型最具文人气息。
圈椅是明式家具中至为经典的门类,以简洁、隽永之姿为当时世人所钟爱。其上圆下方的造型甚契古人天圆地方哲学思想,扶手如垂露之凝,坐于其上,手臂得闲,舒服自然,是赏用兼备的家具。沈春津《长物志》序有载:“几榻有度,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贵其精而便,简而裁,巧而自然也。”其将文人室内家具陈设之旨趣阐述得淋漓尽致。

尺寸120×58×84 cm (47 1/4×22 7/8×33 1/8 in)
古典家具尤其是“明代的桌案中还保留着壸门床脚痕迹的极罕见”,本例在牙条以下,壸门式轮廓非常完整。腿足中部花叶突出处,断面作曲尺形,即被挖缺而出现了缺口之意。此外,马蹄有一双向上翘起的尖足。这些都是壸门床遗留的痕迹,可以帮助我们去追溯有束腰家具的渊源。
此桌黄花梨制,木纹流畅美观。桌面以格角榫攒边平镶独板面心,边抹冰盘沿,线脚丰富,可见明榫。束腰平直光素,牙、脚圆格角相交,壸门牙板中央出尖,婉约柔美,延展至足底,颇有神采。四足修长,腿足之间不施横枨,简约空灵,底收内翻马蹄足,亦锼出花叶轮廓,与腿足上部呼应,整体一气呵成。

尺寸196×53×86.5 cm. (77 1/8×20 7/8×34 in.)
案面为一块未经裁切的厚实独板,宽度达五十三公分,致密细腻,纹理两端均起伏如高耸的山峦,富有壮阔辽远之美,两端装翘头。边抹三段式渐次低落,至底修一道利落的窄平线。腿足以夹头榫纳入案面,中央起一炷香线,牙板光素,沿边起阳线,牙头凤纹图案立体醒目。前后腿足底部安管脚枨,枨上挡板透雕精美的螭龙纹,曲线灵动饱满,雕工玲珑剔透,图案精美,熨帖成章,刀法圆熟,自如地运用了透雕、阴刻相结合的技法,富有韵律和艺术价值。壸门开光顶部出尖,枨下踩桥形素托子,起到加固和防潮防蛀的作用。
此案结构标准严谨,葆光莹润,工艺精湛,双面雕工。纹饰集合了龙纹和凤纹,寓意龙凤呈祥。

尺寸218×112.5×62 cm (85 7/8×44 1/4×24 3/8 in)
这张罗汉床以黄花梨制,光素床体配三块棂格纹围板,中间围板略高,两侧略矮,简洁大方而又玲珑雅致。围板以攒斗法制成,攒接、斗簇的技法来源于建筑工艺,而所用图案大多来源于建筑的栏杆、窗棂,通过有规律的排列组成床围,图案对称重复排列,极具形式美,攒斗式视觉效果像透雕一样,华丽空灵,装饰性强,但相比透雕更加省材,可实现透雕无法实现的图案。三扇围子采用攒斗和整挖相结合的手法,仅海棠花部分为一木整挖,双矮老和横短材则以攒斗方式与海棠花结合,倭角的曲线更是为整块围板增添了变幻追逐之美感。
床面软屉,以格角攒边镶嵌而成,边抹上舒下敛,束腰与牙条一木连做,牙条光素,洼堂肚式,与腿子格角相交。洼堂肚是由壸门曲线演化而来,壸门轮廓的曲线一波三折,中央出尖;洼堂肚牙条中部略下垂,呈弧线形,造型圆融。四腿方材,足端为坚实的马蹄足。
明清时期,罗汉床一般陈设于厅堂,或放置于书房,兼具坐卧两用功能,尤为文人喜爱。此罗汉床,体积略小,在明代一般放在书房,做小憩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