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至菩萨

大势至菩萨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众生离三途,得无上力;又彼行时,十方世界一切地皆震动,故称大势至 。
大势至菩萨以独特的智慧之光遍照世间众生,使众生能解脱血光刀兵之灾,得无上之力量,威势自在,因此,大势至菩萨被认为是光明智慧第一,所到之处天地震动,保护众生,免受邪魔所害。


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趋)得无上力,因此称为大势至菩萨。

他头顶宝瓶内存智慧光。






又尊称大精进菩萨

【菩萨】

(术语)具名菩提萨埵 Bodhisattva,又曰菩提萨埵,摩诃菩提质帝萨埵。旧译为大道心众生,道众生等,新译曰大觉有情,觉有情等。谓是求佛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众生,求道求大觉之人,故曰道众生,大觉有情。又萨埵者勇猛之义,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萨埵。又译作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义译也。总名求佛果之大乘众。

《注维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萨埵秦言大心众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萨埵。”

《大乘义章》十四云:“菩萨胡语,此方翻译为道众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众生。”

《法华文句》二曰:“菩提此言道,萨埵此言心。”

《法华经》(隋代嘉祥疏)一曰:“菩提云道,是无上正遍知果道也。萨埵言众生,为求果道故名道众生也。”

《法华玄赞》二曰:“菩提觉义,是所求果。萨埵有情义,是自身也。求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萨。”

《佛地论》二云:“缘菩提萨埵为境,故名菩萨。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曰:“萨埵者是勇猛义。精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萨。”

《净名疏》一曰:“菩提为无上道。萨埵名大心。谓无上道大心。此人发大心为众生求无上道。故名菩萨。安师云开士始士。又翻云大道心众生。古本翻为高士。既异翻不定。须留梵音。今依大论释。菩提名佛道。萨埵名成众生。用诸佛道成就众生故。名菩提萨埵。又菩提是自行。萨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萨。”

《天台戒经义疏》上云:“天竺梵音摩诃菩提质帝萨埵。今言菩萨。略其余字。译云大道心成众生。”

《等不等观杂录》一曰:“菩萨之萨字,说文无之。今有人改作[萨-产+夆],谓是薛字之假借也。又有写作杀,更可骇也。考字典从萨,与古经不符。经中从廿从阝从立从生,当是译经时所撰,良有以也。”

(梵文:Mahāsthāmaprāpta,藏文音:Mthu-chen-thob)

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是 无上尊佛  的右胁侍者,又尊称 大精进菩萨,与无上尊佛 阿弥陀佛 尊上 (无上尊佛 阿弥陀佛 的左胁侍)信众合尊称为“ ”。

大势至菩萨

读法注音:①南么(na mo) ②三曼多(san man duo)③勃驮喃( bo tuo nan) ④髯髯(ran ran)⑤索(suo)⑥莎诃(sha he)

真言释义:①归命 ②普遍 ③诸佛 ④髯髯(生之义,除二障生空) ⑤索 ⑥成就

云:中说过去有个 ,大太子是 菩萨,二太子是大势至菩萨,三太子是 菩萨,八太子是 。后来转轮圣王修行成佛,即 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成为父亲的左右胁侍。

大势至 摩诃萨,梵语称“摩诃那钵”,现今在极乐世界,为第二顺位递补佛位的菩萨。 云:尊上头顶宝瓶内存 ,让智慧之光普照世界一切众生,使众生解脱血光刀兵之灾,得无上之菩提之力。

2总括

大势至菩萨,又称得大势菩萨或大精进菩萨,简称为 。大势至是梵文Mahās-thāmaprāpta的意译。音译为“摩诃那钵”。据《悲华经》卷二称,删提岚世界的无诤念王有一千个儿子, 名不眴,次子名尼摩。后无诤念王成佛为 如来,不眴太子为 。而尼摩太子则成了大势至菩萨。 跟随 法修菩萨行,经过许多 之后,才可成佛。菩萨中经历所有的阶段达到最高位的菩萨,就是 菩萨。只要结束菩萨 ,在下一阶段的生涯中就定可成佛。若以三尊的形式表现佛陀时,必有一生补处菩萨随侍左右,且组合是一定的。阿弥陀佛其左右胁侍的就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三位合称“ ”或“ ”。

大势至菩萨头上的宝冠有定瓶为标志,而观音菩萨头上的宝冠则以一小化佛为标志。作为阿弥陀来迎时的随侍,观音菩萨手拿金莲台,大势至菩萨则合掌。 

关注大雅堂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