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堂桐木关黄坑

野生金骏眉

桐木关山高谷深,终年云雾弥漫。踏入其中,仿若置身千山烟霭、万象鸿蒙之境。

大雅堂金骏眉生长在桐木关黄坑雨雾缭绕的山头

桐木关的这簇茶香,与五千余种植物相伴相生,沾染了晨露,浸润了云雾。这里仓石、幽草、野花,高高低低,深深浅浅,自自然然。高湿多雾与柔和的日光,促使茶的氨基酸、叶绿素、氮化合物增多。正因如此,这里的茶长得慢,长得香。这般得天独厚的小气候,乃亿万年自然馈赠,非人力能及。

大雅堂金骏眉采摘海拔 1500 – 1800 米高山的原生态小种野茶的茶芽。只取鲜嫩的单芽,确保了原料的优质和纯净。

制作工艺

采摘:清明前后10天,上午70-10点,用提手采法,确保单芽、芽头鲜嫩完整。(5-6万颗芽头制1斤干茶)

主要包括萎凋、摇青、发酵、杀青、揉捻、烘焙等多道工序。在发酵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使茶叶形成独特的香气和色泽。烘焙环节则采用了低温长时间烘焙的方法,使茶叶的香气更加醇厚,口感更加丰富。

秋天的金骏眉茶花
大雅堂金骏眉的汤色是琥珀色的,金圈明显       

年份:2024年
等级:特级单芽
产地:武夷山桐木关黄坑
品种:野生群体种(菜茶)
工艺:金骏眉制作技艺

干茶外形:金骏眉外形细小而紧秀,鲜嫩芽茶,颜色为金、黄、黑相间,金黄色的为茶的绒毛、金毫约占30%内。
汤色:2024 年的金骏眉汤色金黄,呈琥珀色。​
香气:复合型花果蜜香(山野兰花香→熟果甜香→蜜糖香)
滋味: 鲜活甘爽,喉韵悠长,冷后仍有“冷后浑”现象

叶底:芽头挺拔呈古铜色,触感柔韧如绸。

科学价值:

活性成分:茶黄素含量≥0.8%

抗氧化性:ORAC值达12000 μmol TE/g(高于绿茶30%)  

温润特性:咖啡碱与茶多酚络合物降低刺激性  

金骏眉外形细小而紧秀,鲜嫩芽茶,颜色为金、黄、黑相间,金毫约占30%

 冲 泡

一、备茶温器

建议选用盖碗或紫砂壶为宜,沸水温杯后再冲泡。

待沸水静置冷却至85度左右。大雅堂金骏眉属于第一批鲜嫩芽叶,切不可用 100 度沸水冲泡。

二、投茶摇香

建议 150 毫升水投茶 3 – 5 克。可依据个人口味调整。

投茶后轻摇容器,唤醒茶香。

三、冲泡品饮

新红茶切不可盲目随俗地“洗茶”,大雅堂金骏眉第一泡内含物质丰富,有极好的香气和口感。

推荐定点细水流温和泡法,缓缓将水注入茶叶上,使茶叶均匀浸润、舒展,促使茶汤滋味均衡、香气升腾。头3泡即冲即出,后续每泡可适当延长5秒。

冲泡要诀:

一:务必低温冲泡。若开汤首泡用 100 度沸水,茶味易浓重苦涩,口腔受刺激后,即便后续水温适宜,也会觉茶味寡淡,这是口腔感受特性使然。所以,开汤用沸水,这泡会失去原本应有的美妙体验。
此要诀适用于所有以“鲜嫩芽头”制成的高等级中国茶。诸如蒙顶甘露、碧螺春这类芽茶。一般而言,芽头越娇柔,水温越需低;叶子越粗大,水温则可高些 。

二:一次冲泡的茶应在 20 分钟内冲泡完毕,若当时无法喝完,用容器盛好。想再饮之时给之前出汤的茶加温,刹那间,满室飘香,令人沉醉。

切勿将泡过水的茶在盖碗中久置(如一两个小时)再续泡。这是由于氧化反应的影响,茶多酚氧化程度加深,原本的鲜爽滋味减弱,香气物质挥发,品饮时就会感觉茶味索然。这般冲泡,使本具稀世特质的佳茗,只留下乏善可陈的品饮体验。

此要诀适合所有香韵卓绝“高香型”的中国茶。

老年份、以及重焙火重发酵风格的中国茶例外,这类风格的茶可闷泡,慢泡、慢煮。老红茶冲泡参考“ 老红茶慢煮法冲泡指南>”

“千锤百炼”手工纯锡罐 9.2×13cm净重:约250g/罐
2024年百年老字号“丰泰隆” 
“大雅堂非遗 ”  
掌门施立强,堂主赵清涛 甄选黄坑野生金骏眉/罐
茶净重:500克/罐

大雅堂-太平1929 桐木关黄坑野生金骏眉品鉴装3泡 9克

太平保险最早创立于 1929 年,中国太平(China Taiping Insurance Group)作为当今保险业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保险品牌,充分发挥在业界独有的优势,整合跨境资源。于 2021 年特别推出 “太平 1929 家族办公室” 的高端会员服务,“大雅堂 – 太平 1929” 是 2024 年大雅堂和太平金融服务的联名品牌。

存 储

密封存放于清洁、无异味、干燥的环境,温度 22 度以下最佳

注意避光、防潮

注意:避免频繁打开容器:

每次打开容器都会让茶叶接触到空气和湿气,加速茶叶的氧化和变质。

因此,尽量减少打开存储容器的次数。

保质期

满足上述存储条件可长期保存,品尝新茶的鲜爽清,建议 2年内品赏。

此时香气:相较老茶,香气更为鲜爽清新、高扬,伴有显著花香、甜香,鲜灵度高。

口感:较老茶更为鲜爽、活泼。茶汤入口,能清晰感知茶叶强劲内质,滋味饱满,回甘迅速且明显。

购买咨询请加文卿微信:dytcs004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