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魂

车杰亲制千年古树单株

2016/2017/2018年头春生茶

这款普洱臻品源自云南南糯山千年古茶园,每棵古树均拥有国家古树编号,并对应一个GPS定位,生长于海拔 1700 米云雾缭绕的原生环境。
作为布朗族世代守护的 “茶魂树” 栖息地,这里承载着古老的自然信仰。

布朗族首领为了古树认养举行了祭茶魂树仪式
布朗族人以烛光祈福、跪祭茶魂

——布朗族人认为,他们一代一代的头人升天以后,灵魂会守护着这在千年万亩古茶园,而灵魂所依附的那棵树叫茶魂树。

2016 年,布朗族头人之子苏国文和他的族人们在茶魂树下为大雅堂古树认养进行祝祭仪式,蜡烛点亮,人们恭敬的跪在茶魂树下祈祷,那一瞬间,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真正明白了苏老师说:“我们对茶是认真的,茶魂是我们的信仰”这句话的意思。

南糯山半坡老寨茶王车杰为古树认养仪式挂牌

布朗族人载歌载舞,而远在南糯山的普洱茶王车杰也把挂着姓名牌的红线缠绕在古茶树的枝梢处,这是车杰第一次为古茶树认养人作祝祭仪式。以传统仪式见证人与自然的联结。

难忘的古树单株认养之旅

从祭茶仪式到单株认养

布朗族祭茶魂树仪式,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更是活态的文化传承。每一棵认养古树,均由是 “一树一采摘,一档案”,从采摘到炒制全程可追溯。认养者不仅获得稀缺茶品,更成为千年茶脉的当代守护者
—— 当茶王亲手将红线系于枝头,古老的茶香便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延续着关于土地、信仰与匠心的故事。

车杰给我们讲述以前为了产量,大量古树遭到砍伐
如今为了保护古茶树,不采夏茶。
单株采摘标准一芽两叶

您认养的古树由茶王的妹妹车滇
每年为您采摘茶叶

普洱由茶王车杰亲自炒制而成,每一颗古茶树的味道都不同,所以做成单株。

茶王独特的手法使此3年的茶陈化出6年的味道

此款普洱是云南南糯山千年古茶树制作的单株茶,由茶王车杰亲制。每一棵古树的味道都有不同,茶王车杰有独特的古树普洱的炒制手法,制出的古树单株色若金汤,香气浓郁,醇厚饱满,陈化速度快,藏久愈珍。

茶王就是茶王!车杰炒茶是有独家的秘籍的!我和茶道师略学一二!

他做的千年古树单株的味道真的不一样!那茶啊,1700米高山的气息,头春的香气, 就这样活生生在茶里。车杰做的茶少了生茶普洱的苦涩而,多了香气,多了丝甜味

2018年普洱单株2019年鉴赏

一冲:
不同于一般普洱新茶生茶的浅浅茶汤,车杰制千年古树单株色若金汤!金黄诱人!会被人误判断为老茶的汤色。

有别于其他任何山头,此茶明显高扬的香气,山野头春的气息、浓郁的草木气息扑面而来!

入口绵柔无苦涩刺激,香入汤中,回味无穷,但又觉得不过瘾,期盼二冲!

二冲:
口感加重,内涵丰富,劲道饱满,有层次!
普洱的苦底略显,汤质滑口微涩!
极清新干净清爽回甜,上颚中段舌尖甜香,甘韵在舌面中段,如四十岁的干练男人,温柔浑厚,果断。

三冲:
茶汤顺滑有润感,苦涩性和收敛感相继化开,生津不断,口腔与喉咙有甜润感。

四冲以上:
香气依然丰富,细心捕捉,似有粽叶香。
叶底柔嫩鲜活,显绿叶镶红边。地七道木质感出现,除却云南乔木种,一些老丛都能感受到类似气息,好山场的表现,是独特的大自然所赋予的山林气韵

冲泡方法

备器

主泡器:透气性佳的紫砂壶(适合老茶或需要聚香的茶品)或敞口盖碗(方便观察汤色、控制出汤,新手推荐)。

公道杯:玻璃材质为宜,便于观察汤色。

品茗杯:瓷质或陶制小杯,利于聚香。

辅助工具:茶针(用于拆解紧压茶)、茶则、茶巾等。

茶叶与用水

茶叶:紧压茶(饼、砖、沱)需提前撬散,醒茶 1-3 个月(通风、避光、无异味环境);散茶可直接使用。

用水

倘若对泡茶用水知识了不多,选品质合格的纯净水即可,切勿用碱性矿泉水。

(市售各品牌矿泉水,山泉水,取水点不同、水质指标有差异,所谓“优质矿泉水”大概率会造成茶叶功能性成分损失和香气抑制)

投茶量:100-150ml 容器投茶 5-8g(茶水比约 1:20,浓淡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步骤

1. 温杯洁具

沸水烫洗所有器具,提升壶 / 杯温度,利于激发茶香。

3. 正式冲泡

除 15 年以上老普洱茶(如沱茶、砖茶)外,无需洗茶 —— 头道茶汤饱含茶毫清香与氨基酸鲜甜。
这款切不可洗茶,头道茶汤即为精华所在(大众认知带有群体固有偏见,没有经过知识清洗,ai也不例外)

第 1-3 泡:沸水高冲(注水时可稍提高水壶,让水流冲击茶叶,激发香气),出汤时间 5-10 秒,快速沥干茶汤,避免苦涩物质过度析出(新茶苦涩明显,可缩短至 5 秒内;老茶可延长至 10 秒)。

第 4-7 泡:中冲注水(水流平缓绕圈,保持茶叶均匀受热),出汤时间 10-15 秒,可根据口感调整,若茶汤变淡,稍闷 5 秒。

第 8 泡后:低冲注水(靠近壶 / 杯底,减少冲击力),逐渐延长闷泡时间(每次增加 5-10 秒),老茶可闷 1-2 分钟,直至滋味淡薄。

品饮

茶汤倒入公道杯后,均匀分至品茗杯,趁热闻香(生茶常带花香、果香、花蜜香或山野气息),小口啜饮,感受茶汤的苦涩、回甘、生津及喉韵。

要诀

1. 时间控制

一泡茶应在 30 分钟内冲泡完毕,若当时无法喝完,用容器盛好。想再饮之时给之前出汤的茶加温,刹那间,满室飘香,令人沉醉。

切勿将泡过水的茶在盖碗中久置(如一两个小时)再续泡。这是由于氧化反应的影响,茶多酚氧化程度加深,原本的鲜爽滋味减弱,香气物质挥发,品饮时就会感觉茶味索然。这般冲泡,使本具稀世特质的佳茗,只留下乏善可陈的品饮体验。

此要诀适合所有香韵卓绝“高香型”的中国茶。

2. 依年份调整

老茶(15 年以上):滋味醇厚,这类风格的茶可闷泡,慢泡、慢煮。

通过合理控制水温、出汤时间和注水方式,普洱生茶的 “浓、强、鲜、爽” 或老茶的 “醇、润、陈、香” 都能得到充分展现,建议根据具体茶品特性灵活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口感平衡点。

包 装

手工编织竹篓

存 储

放置在清洁、无异味的环境
注意避光、防潮

理想湿度:60%~70%(南方需防潮,北方需防干燥)

最佳温度:20~30℃,避免剧烈波动(如暖气、空调直吹)。
温度超过40℃可能加速发酵,破坏茶叶活性。

通风与避光

适度通风(避免完全密封),但需隔绝异味(如油烟、化妆品)。

避光存储:紫外线会破坏茶叶内质,建议使用遮光容器或存放在暗处。

清洁无异味

远离厨房、卫生间等异味源,避免吸附杂味。

存储容器

  1. 紫砂罐/陶罐
    • 透气性好,适合长期存放,但需定期检查湿度(南方慎用)。
    • 使用前用沸水清洁并晾干,避免残留水汽。
  2. 纸箱+笋壳/棉纸
    • 经济实用的组合:笋壳防潮透气,纸箱避光且方便叠放。
    • 饼茶建议整提(未拆笋壳)存放,减少外界干扰。
  3. 密封袋(短期使用)
    • 仅适用于短期(1年内)存放,长期密封会阻碍陈化。
    • 选择食品级铝箔袋,装入茶叶后挤出空气封口。

存储误区

误区1:冰箱冷藏保存,低温会抑制发酵,且冰箱异味易被茶叶吸附。

误区2:完全密封保存,普洱需微量氧气参与转化,真空包装不适合。

陈化误区

误区:新茶苦涩需密封退火?顶级古树茶的鲜活美学颠覆认知

坊间流传“普洱新茶苦涩刺激,需密封存放3年退去火气”,实则这一观点仅适用于生态欠佳的茶品。
对于千年古树、冰岛老寨等顶级原料制成的普洱茶,其新茶期恰恰是风味巅峰的起点。

以此类古树春茶为例—— 山野花香馥郁高扬,茶汤鲜爽度,冰糖甜与层次感突出,充分展现原始生态的自然气息,这类茶品的魅力恰恰在于新茶期未经雕琢的鲜活质感。实践表明,反而是存储5年以后风格走向了 “经典陈化路径”。

好茶,新茶就品饮,捕捉不可复制的春日山野气息。体验每年不同的变化。
存储时前3年适度接触空气,保留新茶的生态记忆。

5-10 年:茶性转温,开始出现木香、陈香。

15 年以上:汤色红浓,滋味醇厚。

行业反思
此现象揭示普洱茶认知的深层矛盾:用工业化思维规范自然造物,往往得不偿失。顶级古树茶的存储哲学,本质是对原始生态的敬畏与延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