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大红袍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王顺明
茶学教授;
非遗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
武夷岩茶国家标准主要起草者之一,国家大红袍标准样制做者;
著有大红袍专著;高级评茶师;
王顺明制足火大红袍
看条索、汤色:
王老师解释说:“叶持水量低,保证茶叶的干燥度,说明火焙得透;”
“条形紧结匀整,持重感强,说明茶的质地好。”
茶做成这样的足火工艺是王顺明老师擅长的,足而不焦。十焙成金,不浮不躁才是王老师。
王顺明制足火大红袍茶汤色透彻红浓
滋味:
大师茶一般我只说品赏不说“品鉴”。 各人各味,天然滋味任由别人说。
一般来说好的足火茶就是这样:滋味甘滑,醇甜,口感饱满,霸气。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茶,火霸则外香不明显,少有明显的山场韵味。茶不贵于价高,而贵于滋味适口;
喜欢的茶,对口的味,茶随心走,特定机缘,一定能体会茶中真味。
国家级大红袍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王顺明
茶学教授;非遗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武夷岩茶国家标准主要起草者之一,国家大红袍标准样制做者,著有大红袍专著;高级评茶师;他出身茶园世家,1974年加入老崇安茶厂,至今和茶相伴。
他受命管理6棵母树大红袍,山中岁月悠长,清风明月相伴。
他守护了大红袍母树21年,每年春天采下6棵母树的鲜叶,制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红袍”。
他是岩茶界宗师级别的制茶大师,领衔起草了第一份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并沿用至今。
他研究自然学科,科学培植、改良武夷岩茶,将一身所学传授莘莘学子。
他推进武夷岩茶品牌化进程,最终带领武夷岩茶走上发展高峰,在全国博得赫赫声名。
就是这近乎传奇的6棵树,王顺明陪伴了它们21年。
王顺明说:“我照看6株母树的时候就想啊,这几株大红袍母树什么时候可以休息呢,没想到,等到它们休息的时候,被保护起来的时候,我也老了。”
“你们的青春献给了爱人,我的青春献给了它”,他曾这样调侃自己。
大红袍母树休息了,他也退休了。
2010年王顺明大红袍
2010年大红袍口感平和、饱满。火霸则外香不明显,少有明显的山场韵味。茶不贵于价高,而贵于滋味适口;
喜欢的茶,对口的味,茶随心走,特定机缘,一定能体会茶中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