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门无边,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我漫步雅安的大山
看采茶的姑娘,制茶的郎


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为贡茶签字

甘玉祥亲制
2005年十一世班禅特贡藏茶
两千克砖贡茶为甘玉祥老师亲制,
传统藏茶工艺压制,
砖面乌褐油亮,泛宝光。
带糯香,备受十一世班禅青睐,
亲自署名,特作贡茶。

2005年,
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亲切接见藏茶非遗传人甘玉祥老师
查看藏茶制作过程
双手捧着茶砖闻着
开心的说道:“这茶真香啊!”

十一世班禅的赞誉是甘老师的骄傲!
以恭敬之心虔
诚之心做茶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甘玉祥

如今藏茶汉饮,别具风味,
汤色金红通透,桂花香、
松香浓郁,醇和有力道。十一世班禅贡茶为收藏珍品
无零售
冲 泡
藏茶属于后发酵黑茶,以紧压形态(如砖茶、饼茶、沱茶)为主,口感醇厚饱满,带有陈香、菌香或木质香,冲泡时需注重 “醒茶、控水、保温”,充分释放其独特风味。以下是详细的冲泡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冲泡准备
1. 茶具选择
- 主泡器:紫砂壶(聚香,适合陈年老茶)、盖碗(方便观察茶汤,新手适用)、陶壶(保温性好,适合煮饮)。
- 辅助工具:茶刀 / 茶针(拆解紧压茶)、茶则(量取茶叶)、公道杯(均匀茶汤)、品茗杯(建议用瓷杯或陶杯)。
2. 茶叶处理
- 拆茶:用茶刀从茶砖 / 饼侧面插入,轻轻撬动,取下小块(约 5-8 克,视茶具容量调整,一般占壶体积 1/4~1/3)。
- 醒茶:提前 1-3 天拆出茶叶,置于茶罐中,通风避光存放,让紧压茶与空气接触,唤醒茶香(尤其陈年藏茶,醒茶后口感更温润)。
3. 水质与水温
- 水质:首选山泉水、纯净水(软水为佳),避免自来水(氯味影响茶汤纯净度)。
- 水温:100℃沸水(高温激发藏茶的醇厚内质,低温易导致茶汤寡淡)。
二、冲泡步骤(以盖碗为例)
1. 温杯洁具
- 沸水冲洗茶具,提升温度(避免温差影响茶叶舒展),同时清洁杀菌。
2. 投茶
- 将拆好的茶叶投入盖碗,轻摇干茶,闻取 “干茶香”(优质藏茶干茶应有淡淡陈香,无杂味、霉味)。
3. 洗茶(醒茶)
- 注水时沿碗壁缓慢环绕,至盖碗七分满,立即盖上碗盖,快速倒出茶汤(第 1 泡洗茶,时间控制在 5 秒内)。
- 目的:去除表面杂质,唤醒紧压茶的内质,同时让茶叶初步舒展。
- 次数:新茶或压制较松的藏茶洗 1 次;陈年紧压茶或砖型较紧实的可洗 2 次(第二次洗茶时间稍延长至 10 秒)。
4. 正式冲泡
- 第一泡:沸水高冲(激发茶香),注水后立即出汤(5-10 秒),茶汤呈橙红透亮即可。
- 后续冲泡:每泡延长 5-10 秒(如第 2 泡 10 秒,第 3 泡 15 秒……),依茶叶耐泡度调整(优质藏茶可冲泡 10-15 次)。
- 注水方式:中低水位定点注水(避免直接冲击茶叶,保持茶汤稳定),陈年藏茶可适当高冲激发茶气。
5. 分茶与品饮
- 茶汤倒入公道杯后,再分入品茗杯,避免久泡苦涩。
- 观汤色(红浓明亮为佳),闻香气(陈香、蜜香、菌香等),品滋味(入口顺滑,回甘生津,无酸、涩、腥味)。
三、老茶煮饮法
- 直接煮:将泡过 5-6 次的茶叶投入煮茶壶,加冷水煮沸后,转小火慢煮 3-5 分钟,关火焖 1-2 分钟(茶汤红浓时即可)。
- 蒸熏煮:先泡 3-4 次,再将茶叶放入蒸壶中,蒸出茶汤后煮沸(避免久煮焦糊,保持茶汤鲜活)。
- 调味煮:传统藏区会加入酥油、盐、奶等煮成 “酥油茶”,现代可搭配陈皮、红枣、生姜等煮饮,增添风味。
四、注意事项
- 投茶量调整:
- 喜欢浓茶可增加至 8-10 克,淡口则减至 5 克;紧压度高的茶(如砖茶)可适当多投,散茶少投。
- 避免闷泡:
- 前 3 泡勿长时间闷盖,否则易出苦涩;后续可根据口感延长闷泡时间(如第 5 泡后,可闷 30 秒 – 1 分钟)。
- 保存影响口感:
- 藏茶需避光、防潮、通风存放,若储存不当(受潮、串味),冲泡时可先 “焙茶”:将茶叶放入烤箱(60-80℃,10 分钟)去除杂味。
- 适饮时间:
- 新制藏茶(1-3 年)可能略带青涩,建议存放 3 年以上再品;陈年藏茶(5 年 +)口感更温润,煮饮风味更佳。
五、常见问题解答
- Q:藏茶冲泡后有杂质或沉淀正常吗?
A:紧压茶在压制过程中可能残留少量茶梗、碎末,洗茶后仍有细微沉淀属正常现象,不影响饮用(若有大量悬浮物或霉点,则可能变质)。 - Q:冷泡藏茶可以吗?
A:可以。将 5 克茶叶放入冷水壶,冷藏 8-12 小时,口感清甜柔和,适合夏季解暑(但陈香和厚重感会减弱)。 - Q:煮饮时茶叶需要提前泡吗?
A:建议先泡 3-4 次再煮,避免直接煮新茶导致茶汤过浓苦涩;老茶可直接冷水煮,逐步释放内质。
通过以上方法,可充分展现藏茶的 “浓、醇、陈、香”,无论是清饮还是调饮,都能体验其独特的高原韵味。冲泡时多尝试不同手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口感偏好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