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朱不皱
———朱泥泥料篇
“无朱不皱”说法对吗?
朱泥为什么会皱?
我爱上朱泥,是从“皱”开始的。美丽的流水纹,朱泥微皱的独特肌肤质感让人一见钟情。
朱泥皱的原因概括为两条:
1朱泥原料收缩率往往高达30%,所以成壶皱;
2:手工制作方式被朱泥的泥性呈现出来,所以显皱。
下面先说第一个原因
____朱泥矿料
朱泥非红泥,红泥收缩比是14%左右,而朱泥的原矿是石黄石,收缩比是30%左右。
朱泥触感细腻,油润,不似紫泥气孔疏松。
朱泥扣之发声金属感;红泥紫泥等发声较沉郁。
就泥性而言:朱泥粘性差、成型工艺难,成品率约6成,泥性甚娇甚挑,傲娇的不行。
(相较而言紫泥成型较易,坯体烧成率较高,窑温宽容度亦大;)
制壶人往往需很多年才能真正摸清某个朱泥的脾气。所以泥认人,人认泥,多数朱泥师傅换了泥不做。
也是这个原因,朱泥器形制较少,多为光素传染形,造形纤秀,小壶居多,大壶型基本没办法做。
以上所言都是指生料。我所喜欢的素光器朱泥壶也都是生料。只有生料才更具有这种美丽自然的流水纹,更好的“油性”,以及天然的内部双层气孔结构。
朱泥名贵,昔时价在紫砂泥50倍以上,
泥土本自然,本无贵贱之分,有了利益和商业,才有了原矿只说。今日市场上“所谓朱泥”不在讨论之列。他们平且光滑,缺少朱泥的质感,或红或黄,或粗,或细,多是添加了进口铁红粉和玻璃水各种拼配。
以下分享几个我喜欢的好朱泥:
1:赵庄山老朱泥(早已封矿,市场上基本没有原料)
这是古老和名声显赫的泥。
朱红微嫣,不妖艳,稳稳的颜色,绵密不滑,有美丽的流水纹,收缩28-30%左右,构成朱泥微皱的独特肌肤质感。
老泥料陈腐时间长,温润,原矿的铁质形成黑点,不经意的撒几滴,有饱经沧桑之感。
赵庄朱泥壶就这样静静的平平淡淡的呆着,使用日久益现沉蕴古老气息。成壶热水冲淋立展娇嫩鲜红特色,壶身游移紫光遽现。
赵庄朱泥为濒临绝灭珍贵之名泥。
如图:
2:赵庄山金黄朱泥(已经禁采,市场上极少)
比老朱泥黄,偏金黄或橙黄,质地细腻,收缩28%-30左右。濒临绝灭珍贵之名泥。
如图:
赵庄金黄朱泥水平壶
2:黄龙山鹅黄朱泥
比老朱泥明显偏黄。温润凝重,入手便光润古雅。熟泥极细腻,可塑性较好,收缩比达到18-20%,表面颗粒感较强,色泽效果细腻而丰富。因此皱不及赵庄老朱泥明显。
矿料原石质地均匀细腻,呈浅黄色泥性致蜜块状,因泥色纯正细腻如鹅黄。故称为鹅黄朱泥。
于宝山矿区墨绿泥层,与黄石岩壁之间,偶然出现。濒临绝灭珍贵之名泥。
如图:
黄龙山鹅黄朱泥
3:小煤窑朱泥(97年封矿禁采)
一般比赵庄偏橘红。(但要看窑温等)
有美丽的流水纹。因收缩比高和含浆量高,高目数的矿土烧结之后会有许多微细紧密自然收缩的流淌纹理!
收缩30%左右,练泥方式不同,微皱的程度不同。小煤窑朱泥粘性很强,制壶易扭曲、变形、破裂,成品率60%。
小煤窑朱泥也极珍贵难得。
如图:
下面说“皱”的第二个原因:
纯手工会让朱泥壶皱:
传统纯手工是紫砂身筒拍打成型。
打身筒再黏接口满片;然后理身筒。用薄木拍子旋压旋搓,或按或提,把空心胚体做成各种轮廓曲线。
如视频:
纯手工在反反复复的拍打过程中,水浆和浮在了表面,粗一点的在里面,这就造成了紫砂结构的变化;
反复拍打的过程中,外面越拍越紧,里松外紧,加上明针工顺着一个方向反复刮,身筒上的紫砂泥片结构变化了;
真正的朱泥由于收缩大,每道工序的问题在烧完成以后全部反映出来了!
泥片结构呈现在成壶就是美丽的流水纹、梨皮纹。
不仅如此,身筒泥片的接口呈现了细纹,沾底子的痕迹也在外面呈现了细纹。
朱泥傲娇,过分的拍打,拍打不均匀都会形成褶皱的不美观,甚至会烧成壶后开裂。
盖子一般成型方式不同,不需要这样反复拍打,和壶身纹路就有细微区别。
而段泥紫泥就看不出来!
如图:
半手工借助了外面的石膏磨具矫形状,泥片结构变化不大,皱纹不明显。也不用接口和底,就没有痕迹。
总结:
这一个“皱”,其实细致呈现了泥料的产地特征,也呈现了手工制作的全过程。
制壶市场对待“皱”的态度
1:模仿:
泥料是小红泥加朱泥混合,收缩率不够,人为加皱。
如图,正常打泥片是竖直方向:
人为加皱是斜着打改变泥片结构:
皱褶明显而不自然,没有美感。甚至有人帖卫生纸在泥片做纹理,完全没有美感。
2:也有人完全否认传统的无朱不皱的说法,
也有声称“平的才是好的”,平的美。
朱泥锦囊器泥料
因为器型复杂,变化太多,朱泥是无法承受的,一般会用熟料。即原料素烧后烧到100度~200度左右,再次机器粉碎练泥,以减少收缩率和增加稳定性。
或亦有加不同外地泥料的配方。
泥为大自然产物,五色斑斓,变化多端,泥性各异,便是朱泥,产地也颇多。朱泥因其泥性
垂直收缩大于横向收缩,成壶多见皱。无朱不皱为“个性特点”。自然多变,炼制不同,亦不可定论为朱泥全部都皱。
自然之物,各有其美,有偏好也是正常。然以己之好定论自然之美也有失偏颇。